课题研究

关于团风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周向阳 2021-07-18 804

壮大集体经济,解决有钱办事问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理顺村两委关系,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的物质基础;是为民办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物质基础;是加快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物质基础;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为了切实做好全市“三农”改革研讨会前期调研工作,近期笔者选择村级经济发展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村级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为了确保调查结果数据准确,客观真实,本次调研对全县10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23个有代表性的行政村,共计23行政村的村级集体收入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为:抽样调查的23个行政村,2013年县村级集体经营收入平均数为15.69万元,其中:租赁收入8.51万元,较2010年度增加0.12万元;发包收入4.78万元,较2010年度减少0.07万元;企业收入12.26万元,较2010年度增加0.32万元;其他收入10.04万元,较2010年度增加3.62万元。从增长幅度来看,全县平均基数较2010年度仅增加4万元,增速较为缓慢。从收入比重来看,主要来源于发包收入和其他收入,分别占比30.01%63.97%,而其他收入则包含了来源于社会捐赠的收入,机遇性成份较多。对于企业收入这一块,抽样调查的11个行政村,仅有3个村有来源于企业的收入,全县整体村级产业发展处于落后状态。

在对全县进行村级经济发展水平抽样调查的同时,调研专班重点选择独尊山、沙河图、白鹤林、大崎山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具特色的行政村,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与镇村两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座谈,详细了解各村资源禀赋、产业定位、村集体年收入及来源,以及今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和打算。根据座谈了解,以及平时掌握的情况,各实地调研的行政村收入来源及模式创新如下:

1、回龙山镇独尊山村:该村位于回龙山化工园,现有林地1500亩,耕地2504亩,水面及精养鱼池约120亩。2013年该村集经营收入约78000元,其中:片石场年上交50000元,布厂年上交12000元,预制板厂年上交2000元,米厂年上交2000元,果园场年上交5000元,意杨基地年上交3300元,农科所年上交1800元,鱼塘年上交1000元。模式创新方面,该村引进回乡创业老板杜义华,注册成立了湖北独尊山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承包了独尊山原林场及罗家咀村山林约2000亩,从事花卉苗木、园艺作物经营,以及旅游开发和高效农业开发等。村里以800亩林地作价396万元入股到公司,持股比例为22%,年保底分红5000元,就高不就低。随着本项目效益的不断提高,该村集体经营收入会逐年增长。下一步,村委会计划与该公司进一步合作,借助回龙山化工园开发建设的契机,实施迁村腾地,建设美丽乡村及文化小镇,实施土地流转,发展苗木花卉、观光旅游农业和特色种养业。

2、马曹庙镇沙河图村:该村是马曹庙镇的经济强村之一,现有17个村民小组、农户数496户、总人口2018人,现有耕地面积1480亩,水面120余亩。2013年该村年集体经营收入约35万元,其中:东坡粮油集团年上交5万元,白羊山下3个养鸡场年合计上交5万元,门面出租年收入3万多元,水产及林地承包收入约7万元,利息收入15万元(村集体在辖区龙头企业存款150万元)。模式创新方面,该村抓抢马曹庙(农产品)工业园开发建设的契机,临318国道集并项目用地94.6亩,农民安置补偿金已参照武英高速征地标准一次性补偿发放到位,征地区域边角及沟渠公共面积折价24万元作为村集体收入的入股到项目业主富源矿业,项目实施后预计村集体可实现项目分红效益50万元以上,保底分红不低于10万元。2014年,该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一是引进福建老板,以土地入股方式合作开发食用菌项目;二是与东坡粮油集团合作,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建设智能化育秧工厂项目;三是由村里牵头,成立公司或土地股份合作社,对村集体流转的土地进行集约经营。

4、团风镇白鹤林村:该村是典型的城郊村,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农户347户,村民1247人;现有耕地1541亩,其中,水田1102亩,旱地439亩;全村现有水面2300亩,其中村集体所有的鱼池1600亩,由全村48户农户承包,亩平上交积累245元;现有渔场、养鸡场、精米加工厂、腻子粉厂、装潢装饰制品厂等6个村办企业。2013年全村工业总产值620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5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在全县首屈一指。在模式创新方面,2012年该村引进湖北百容大型水产养殖加工企业落户该村,集体流转土地4000亩,建设精养鱼池,建设武昌鱼繁育中心。计划五年时间,按标准化对全村2300亩鱼池进行改造,建成全省农村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到2015年实现水产品产量230万公斤,总产值3000万元,纯利润700万元,亩平产值1.3万元,亩平纯利3000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4、贾庙乡大畸山村:该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46户,常住居民546人。该村充分挖掘大崎山旅游文化资源,在大崎山风景区建设了采取村集体经营,集村部、餐饮、住宿、会议为一体的四星级红灯笼农家乐山庄,同时可接待50余人住宿、就餐。投资来源方面,村集体出资200余万元,由建筑商垫资,工程款项分期结算,农家乐运营财务由村集体统一管理,村干部参与管理与服务的运转模式。20135月开业以来,共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村干部获取劳动报酬人均增收8000余元,吸纳本地村民就业12人,人均增收6000元,带动本地销售农副产品10余万元,出售农副产品农民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

二、需要破解的发展困局和难题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目前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脆弱,2010年包括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在内收支两抵仍增加负债的村约占30%2012年约占20%。即使是实地调查的经济强村和模式创新村,村级集体经营收入也不尽理想,需要破解的发展困局和难题也不少。突出表现在:

1、村级集体收入来源渠道不宽。目前全县村级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租金、发包、企业三大块,而前表所列其他收入,损赠收入所占比重大,机遇性的收入成份多。受区位和资源条件影响,各村与企业对接情况不一,村办企业数量、效益情况不一,全县有企业收入来源的行政村,可谓少之又少。

2、村集体掌握的资源条件不一。目前村集体收入较高的村,相对掌握的资源都比较多,村集体经营收入自然高出平均水平。不少村集体所有的耕地、山林、水面资源微乎其微,有的村甚至集体耕地,全部在农户手中。部分行政村发包山林、水面资源时,目光短浅,合同一签订就是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没有考虑到物价上涨、经济发展等因素,急功近利,直接损害了村集体的长期利益。

3、各村产业发展速度水平不一。民富则村富,民穷则村穷。目前经济条件好的村,都各有产业,各有特色,如白鹤林村、沙河图村、大崎山村等行政自然村,且产业定位准,要么与龙头企业对接紧密,要么借助了旅游文化资源。独尊山村产业定位为生态农业,但一边是化工园,一边是火葬场和公墓,如果单纯搞苗木花卉,则基本可行,如果搞食品,则二者难以兼容,应该朝清江化工园提供配套协作方向定位产业发展方向。

4、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不够。目前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主要体现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在节约用地方面,现有村组占用的集体建设用地很多,又没有文化特色,大有迁村腾地,集并建新社区的潜力,但相关部门和村组没有加强引导,没有用足用活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随着没有经过规划设计的房子越建越多,今后拆迁成本势必越来越大;在集约用地方面,除白鹤林村和东坡粮油集团土地流转项目区以外,各村土地流转基本还停留在民间流转层次。独尊山村和沙河图村有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或资产经营性公司,想方很好,但不知道政策可不可行,该如何下手搞。

5、村级两委班子能力影响发展。村级经济发展,需要能力带领,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全县村级经济条件好的村,村级组织建设都搞得比较好,村两委班子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观念和意见都比较强,都在一心一意谋发展,并网络了一批致富能力、种田能手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领群众一起致富。相反,村两委班子能力作用弱的村,村级经济发展缓慢,长期靠负债和向上级讨要过日子,甚至增加农民负担,与民争利,以及截留挪用项目资金。

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物质基础,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环节。农村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解决了有钱办事问题,才能调动干部积极性,达到有人管事的要求;有章理事是制度保证,确保农村经济及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三者互为一体,缺一不可。其中,有钱办事是实现三个有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置于农村工作的首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扎实有效的抓发展、抓创新,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改变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的现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1、立足发展,大力开发集体资源。山林资源优势明显的村,可发挥现有的竹、茶、果等主导产业优势,着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使之上规模上水平;田地资源较丰富的村,须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区域特色,提高农业效益;旅游资源型村,主动接受旅游的辐射,与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接轨,加快乡村旅游开发步伐,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

2、勇于实践,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乡镇集镇村、市区近郊村应依托集体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仓储业、商品流通业与租赁业,搞好农副产品的加工和流通,建设各类商场、商贸街、商业网点等。并主动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和建设,依托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农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不断通过各项有益探索,努力实践,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3、不断创新,探索村村联合发展。一是按照优势互补、信息互通、经验互学、合作互惠的原则,由经济强村与经济弱村结对共同开发项目,兴办企业,解决强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用地紧张、劳动力缺乏等困难,同时增加薄弱村的造血功能,拓展了发展空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二是经济强村之间也可加强沟通往来,对投资金额较大的项目共同斥资开发,共担风险。不仅能发挥优势互补作用,还可节约资金,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实现强强联合。

4、开拓视野,实现多元化发展。经济薄弱村可利用比较资源优势或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到市区或乡镇更广阔的舞台施展身手,寻求适合自身发展优势的项目;经济一般村要依托集体资产存量,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吸收社会资本,加快发展混合型经济,增强发展后劲;经济强村宜多元化发展,扩展资本营运范围,向外延伸发展渠道,保持经济良性增长,建设集旅游农业、工业、服务业于一体的综合型新农村。

5、选好项目,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地方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作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创办实体、集体增收的启动资金;各村以引进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资源开发型项目为重点,选准、选好发展项目,相关部门对每一个项目进行严格地审查、咨询、考察、论证和筛选,促成项目落地。经济薄弱村新办企业或引进的合资、独资企业,不论所有制性质,实行三年地方税收由财政返还村集体的优惠政策,鼓励各村积极引进开发工业企业项目,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在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优先安排给集体经济薄弱村,以优化薄弱村的发展环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适当向经济薄弱村倾斜,改善经济薄弱村生产条件。

6、严格制度,加强管理促发展。首先,在村固定资产的转让如山塘、窑厂拍卖等一次性盘活资产上,制定相关政策,严格控制,对资产转让全过程进行监督,形成监控体系。对拍卖资金不投入发展或暂时不能确定好的投资发展项目的不予以审批,只能采取租赁承包等方式,待条件成熟后再盘活资产,投入发展,防止宝贵的集体资产继续流失或变相流失。其次,采取有力措施,对村级集体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理,清收债权,落实债务,努力控降村级负债;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资产营运、监督和考核体系,加大对集体资产流失事件的查处力度。在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和行政手段,夯实发展基础,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多种成份,构建发展新模式。一是以股份制形式引入经济实体,集体在实体中占定额股份,并积极引导、鼓励村民入股,达到群众与村集体共同增收的目地。有资源的村可利用本地方优势,以集体土地承包金或固定资产租金等形式引进企业项目资金,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创办合资企业。二是由村级组织负责牵头,进一步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建立各类专业协会,聚集财力、人力、技术,形成合力,把技术资源等优势最大限度地变现为发展优势。如整合农产品资源,成立茶叶、杨梅、草莓、花卉等协会,共同做大做强市场,并分类指导,同步发展;三是对无产业资源优势或暂无发展项目的村,应打破死守本村的旧观念、老框框,创新发展思路。如成立流通、劳务等服务实体,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有效整合劳动力资源,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组织物流队伍、家政服务队伍等组织,努力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2014221